在等待了一个多月后,江西人周红决定放弃继续运营小作坊,从而结束她在广州二十多年的市场在3月17日才正式复工,市场的多位商户均向记者表示,由于工厂尚未完全复工,目前的货源大多来自节前的库存。
蘑菇街女装供应链负责人香果向记者表示,在疫情出现早期,不少批发市场的商户提前准备了今年春季的新装,但受疫情影响,这部分需求未有充足的时间释放,再加上春季的销售周期较短,导致批发市场出现了积压。
与此同时,应季的夏装新款由于面料供应不足和制衣厂复工进度不理想,商户也很可能错过即将到来的夏装销售。
至于对下游产业链的影响,根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3月初的行业调研结果显示,有71.2%的调查企业反映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工不同步导致原辅料供应不上、销售渠道不畅。
“疫情的确打乱了整个产业链的节奏和安排。”卜晓强3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服装行业的季节性销售来说,每年的3月和4月是夏装的出货时间,6月和7月将转入销售淡季,目前客流、物流的恢复并不理想,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
面料供应商杨东伟向记者表示,往年春节复工后的3个月是商户全年最重要的月份,因为营业额占比达到35%,剩下九个月的才占65%,他已经做好了今年全年将出现亏损的准备。
湖北务工人员“迟到”,外贸订单遭砍成隐忧
湖北省是中大纺织商圈劳动力重要来源地。根据公开报道,往年正常情况下这里有来穗人员约15万人,其中湖北籍人员约有5.2万人。
他们的“迟到”,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地实际复工情况难言理想。香果对记者说,由于大部分合作的商家都是湖北人,从近期的经营情况看,广州服装业的整体复工水平还未到原来的10%。
“一个可以对比的同期数据是,原来蘑菇街上Top 100的商家有60%的商家排名都往下掉,甚至有20%的商家跌出Top 100,但广东省的揭阳市(确诊案例只有10例)受疫情的影响较少,部分商家的排名从原来的Top 100以外上升至20多名。”香果说。
3月12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通气会(海珠区专场)上,海珠区副区长孙伟介绍,广州市中海珠区湖北籍人员最多,高达19.2万人,经摸查统计,有17.4万湖北籍人员还在湖北。
近期,湖北各城市陆续解封让曙光初现。湖北籍外来务工人员开始陆续出省,并于近日形成返穗小高峰,百度地图慧眼的数据显示,3月15日后湖北的迁出趋势明显增多,迁出目的地前三主要为深圳、东莞和广州,合计占湖北迁出整体规模约30%。根据广州市3月22日最新政策,湖北低风险地区持湖北健康码绿码人员便可来穗返穗。
不过,随着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服装行业的外贸订单正出现“砍单潮”,当下脆弱的供需平衡或将再被打破。
卜晓强表示,目前服装行业有大约三至四成订单为外贸订单,内销订单接近六成,但受疫情影响,来自欧美、中东等地的外贸订单已遭到大规模的取消。他掌握的数据显示,目前被取消的外贸订单约80%。
服装行业曾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受外贸需求减少及外资品牌冲击影响,服装行业的增长已趋于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44.72亿件,同比增长3.28%;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9778.1亿元,同比增长2.6%;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513.7亿美元,同比下降4.08%。
批发市场复工直播带货,“当下要恢复服装商家信心”
记者近日走访中,在万佳等服装批发市场陆续有商户复工,而复工不仅仅是入货,电商平台上重开直播也是复工的一部分。京东旗下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提供的数据显示,有广州商家在得到直播等流量资源扶持下,销售订单量环比增长31倍,销售额环比增长51倍。
实际上,中大纺织产业商圈在业态、模式、配套等方面早已疲态渐显,商圈的产业内容亟待创新,整体的转型升级已是箭在弦上。近期,广州就《广州市打造时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并出台《广州市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前者提出未来3年广州将培育25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建设不少于3家时尚产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后者则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扶持1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直播机构,培训1万名带货达人。
而在疫情冲击下,广州市2月推出十五条措施,通过减免全市线下商业实体店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个月租金,目前已落实减免租金8.3亿元。
据记者了解到,红棉时装城、诚大时装广场和万佳服装批发市场等均就减免租金公布了具体政策,部分市场除了免收两个月租金外,4月至下半年的租金仍有一定的折扣优惠。
“整个中大布匹市场由十几二十个大小不一的独立纺织城组成,每个商户租金平均下来每年都要个二三十万左右,对于这个平均毛利只有10%-15%的行业来说,白交两个月租金而颗粒无收,对商户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杨东伟说。
不过,在卜晓强看来,表面上看是租金问题,但实际上即使免租金一年,如果没有客流、物流和现金流的恢复,商家的销售也无法重振。“目前影响服装行业的因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疫情影响了客流,二是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战直接影响全球的金融和消费市场。”
他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恢复服装商家的信心,其次是拉动国内的服装需求,而且拉动的方式必须要有抓手,“不是加大工厂的生产,而是有效拉动国内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
(文中的周红、杨东伟均为化名)
来源:新京报 作者:陆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