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外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以及国内的森马、美特斯邦威等品牌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中国快时尚服装市场。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昔日的休闲服装第一品牌佐丹奴却已是风光不再,逐步走向没落。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到2023年时大中华的服装市场规模在全球的占比将增至21.7%。而这一可观的数字,某种程度上可以充分表明,在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电子商贸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大中华地区的消费者对于服装的需求量将逐年增多。
但是即便如此,根据日前佐丹奴公布的2019年业绩数据,其销售额为48.52亿港元,同比下降11.9%,而利润也进一步下滑39.8%,至2.89亿港元。
那么,为什么在服装需求量持续攀升的市场环境下,佐丹奴会走向衰落呢?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其一是竞争性快时尚品牌的夹击。
在佐丹奴最初进入服装行业之时,市场中竞争者相对较少,这使其在早期占据了可观的市场份额。而在森马、卡宾等一众竞争性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佐丹奴的市场遭到夹击、抢占。可以说,竞争者的涌入使墨守成规的佐丹奴开始走向衰落。
笔者认为,若佐丹奴敢于在服装的设计以及风格方面做出一定程度的创新,那么其也不至于被迫沦落至三四线城市。
而和君咨询合伙人丁昀更认为,佐丹奴这类传统的港资时尚品牌,缺乏对大陆消费者需求的研究,即便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很容易被新晋的快时尚品牌挤出市场。
其二,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仍不断增设加盟店。
从2016年开始,佐丹奴在大陆市场快速开设直营与加盟门店,而截至2019年底,其在大陆已经拥有门店902家,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加速了佐丹奴的没落。而在快时尚以及电商的双重夹击之下,为了缓解业绩,近年来佐丹奴已经大幅关闭处于亏损状态的直营门店,开始以加盟方式扩充三四线城市。
正是因为佐丹奴在产品缺少新意的情况下急于扩张,这样的恶性循环使佐丹奴失去了抢占快时尚服装品牌市场的契机。
基于以上原因,佐丹奴如今的市值仅为24.31亿港元,相较2013年峰值时的89亿蒸发接近6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超58亿元。而这一数字则足以表明,属于佐丹奴的辉煌时刻早已过去。
但即便如此,佐丹奴曾经凭借模仿Gap店风格实现仅60亿元销售额的辉煌成绩依旧无法被抹去。
更何况佐丹奴行政总裁刘国权近期也表示,公司电商业务有所进步,与HKTVMALL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大陆电商业务贡献“很大”。
有专业人士坦言,对比来看佐丹奴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状况,虽然在大陆市场的策略依然是“两条腿走路”,但是依然没能改善其业绩变现。
来源:数码小妖精 作者:小虫